1、选对手指——无名指
因为无名指的活动量较其它手指相对较少,且伤口不易传染。
2、选对部位——手指两侧
因为手指两侧不但血管丰富,神经分布较少,且不易与物体接触。
3、轮换采集血
长期测血糖的,采集血部位需要轮换,以免引起明显的疼痛。
4,电子血糖仪、做好采集血前准备
可以在采集血前先将手下垂放置10—15秒,或从手指根部轻轻捋整个手指,使采集血更顺利,电子血糖仪。
5,电子血糖仪、采集血笔档位选择
根据皮肤的薄厚选择:皮肤较薄嫩的1—3档,皮肤较厚粗糙的3—5档。
6、采集血速度要快 使用家用血糖仪的意义何在?电子血糖仪
拿到体检报告的时候,很多人会习惯性地去看“三高”检查结果,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血糖”。
的确,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但很多“糖友”发现,一段时间内每个血糖仪检测出来的结果都存在差异,再跟医院的数据一对比,觉得差异更大,其实这主要源于使用方法的问题。
血糖仪买了,那是不是马上就可以用来测血糖了呢?当然不是,还要先进行“血糖仪校准”。通常,血糖仪每两个月校准一次就好,如果有以下情况就需要及时校准:初次使用新的血糖仪,每次使用新的一批试纸条时,血糖仪有跌落、损坏时,测定结果未能反映患者感觉的身体状况时。 动态血糖仪品牌排行使用动态血糖仪与传统采集血有何不同?
试纸过期或氧化
试纸也有有效期,要注意不能使用过期的试纸。另外不是单独包装的试纸,要注意将盒子盖紧,防潮,防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
查空腹血糖的抽血时间不正确
空腹血糖是比较能准确地反映人的胰岛素分泌水平的一项指标。
严格地讲,只有过夜禁食8~12个小时后并于次日早晨7点之前采集血所测得的血糖值才算是其空腹血糖值。
如果抽血的时间太晚,并为此耽误了早晨的用药诊治,则不但无法反映患者真正的空腹血糖水平,还可能因为延迟打针或吃药而影响诊治。
在医院经常会碰到不少空着肚子、远道而来的糖友来医院查空腹血糖。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医师在给其抽血时已经接近中午了。其实这时糖友的血糖值已经不能表示其平日里空腹血糖的水平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如此,家用血糖仪检测还有意义吗?这还是有很大意义的。使用家用血糖仪检测血糖无非两个目的:一个是在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时及时进行检测,比如漏服误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合并发热、腹泻等急性疾病时。重要的是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进行及时的血糖检测。另一个则是定时、定点进行血糖监测,以给医生提供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
另外,很多研究显示,随着自我血糖检测的次数增加,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注射胰岛素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就会有相应好转。所以,血糖检测并不是数值起了重要作用,而是检测血糖这个动作本身就体现了个人对于血糖的重视程度。同时,在检测血糖过程中,很多人也会逐渐发现自身生活方式和血糖之间的联系。有些聪明的患者会根据血糖检测结果调整生活方式,改善身体状态。 怎样爱护你的血糖仪?
除了规范操作,还要选择正确的时间进行血糖监测。监测血糖通常有以下几个时间点。
(1)餐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基础、餐时或预混胰岛素的患者。当血糖水平很高时应首先关注空腹血糖水平。在其他降糖诊治有低血糖风险时(用胰岛素促泌剂诊治且血糖控制良好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
(2)餐后血糖监测:一般指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餐时胰岛素的患者和采用饮食控制和运动控制血糖者。在其空腹血糖和餐前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糖化血红蛋白仍不能达标者可通过检测餐后血糖来指导针对餐后高、血糖的诊治。
(3)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4)夜间血糖监测:用于了解有无夜间低血糖,特别在出现了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时应监测夜间血糖。 血糖仪断电后需要进行校准。EZIII血糖仪怎么使用
用针头轻轻刺破手指,将一滴血液滴在试纸上。电子血糖仪
测血糖前停用降糖药
有些糖友认为,停用降糖药后测得的血糖才是真实情况的反映。
实际上,检测血糖的目的是检查药物对糖尿病的控制疗效,如果停用降糖药后再测血糖,这样得出的检测结果既不能准确反映病情,还会造成血糖波动及病情加重。
为了避免因停药而引起血糖的波动,同时也反映糖友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监测血糖当天应当正常用降糖药。
测血糖前过度控制饮食
有些糖友为了测得理想的血糖值,而在监测血糖的前一天过分节食,此时所测的血糖结果可能偏低一些,但却不能反映平日里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 电子血糖仪
文章来源地址: http://yyby.shopjgsb.chanpin818.com/ylsb/zcsbbh/deta_19670815.html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